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靜謐之光


        用光來繪畫 , 用光來雕塑空間;空間有了表情  , 生活有了溫度。在家中應追求一種放鬆的感覺 , 用輕柔溫暖的照明來營造溫馨的亮區。與其說是設計光  , 不如說是設計暗  , 當微光纖細地在牆壁上竭力攀爬時 , 在上面所留下幽玄韻味  , 勝過任何裝飾  , 美不勝收 。

        自工業革命以來  , 人們不停追求光亮  , 早已將幽暗之美拋諸腦後。近來人們已對燈飾失去戒心  , 習慣被花枝招展的燈飾  , 五顏六色團團地包圍住。對照明過剩的問題  , 好像絲毫沒有任何感覺似的 ,  對層次豐富安靜的光線已慢慢失去了感覺。

        對今日科技發展的可貴之處  , 我感激不盡。然而現今的室內照明  , 應付讀書、寫字、看電視早已綽綽有餘了 ,  沒必要去清除每個角落的陰影  , 使整個屋子被貧乏的光照得死白 , 沒有層次變化。有些東西只能在暗的地方才能看得見。

       我們需要幽暗的環境來清晰地思考 , 在幽微的燈光下享受親密的時光。

In praise of shadows
We don’t just need daylight – we need a degree of dimness too. The electric bulb has done away with total darkness. Many things, including us, look more beautiful coming out of darkness. Some things can only be seen in the shadows.

We need shadows for intimacy and thought. Bright light paralyses the imagination. To think and feel clearly we need to switch off our constantly roving eyes and allow our minds to wander instead. Shadows and darkness are essential because they dim the dominance of vision.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重修舊好






















        檜木現在已被視為珍貴無比的木材  , 在五六十年代 ,  雖然是生活物資缺乏的年代 ,  但檜木卻是台灣老屋宇和老家具常見的材質。甚至市場裡的肉品攤位也用檜木蓋的 ,  檜木的攤位真是高級啊!若有機會到嘉義市東市場遊晃 ,  仔細找找 ,  有一肉品攤就是用檜木蓋的 ,  木頭上刻的電話番號還是日治時期的 ,  剁肉時好像連肉板上都飄著檜木香。

        台灣人的生活曾被檜木所包覆與滋養 ,  阿里山鐵路的開發 ,  伐木火車氣岔往來 ,  一日六班 ,  飄滿木香 ,  這是大自然賜予的幸福。人們總是不知道自己正在經歷幸福的時光 ,  當我們指出幸福的時光時 ,  我們也會知道它早已過去並將不會再來 ,  因此它為我們帶來了惜情與念舊。

        看到老屋宇被拆下的檜木料 ,  彷彿看到老友 ,  與它敘敘舊 ,  聽它述說過去幸福時光。重新珍藏那些幸福時光的記憶 ,  即使擁有那美好時光留下的一小片段 ,  也能夠讓這份念舊可以被慰藉。

另一種懷舊方式






















        氣味會佔據空間。當我們走進電梯時 , 裡面雖空無一人 ,  但還是會聞到前一位所留下的香水味。一張全檜木拼成的座椅放在客廳 , 會佔據客廳不只是這家具 ,  還有氣味。檜木飄散著會舒緩情緒的氣味 ,  當投入在檜木沙發溫暖的擁抱時。氣味會將人們帶入另一個時空氛圍。在這作品中 ,  除了視覺與觸覺之外 ,  嗅覺也被納入設計元素中。

        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曾說 : 「氣味的回憶有一個好處 , 就是在你進入另一個時空感覺時,能夠在停止嗅聞的那一刻就終止 , 因此不會有副作用。這是一種乾淨俐落的懷舊方式。」

     

情有獨「鐘」


        該用甚麼來量時間呢? 是沙漏、是一盞茶、是一炷香。有時我們會用看見「舊」來量時間。一張泛黃的相片 , 或是油漆的斑駁剝脫 , 這都是時間所留下的軌跡。

       檜木上斑剝舊漆被保留下來 , 色彩因時間而幻化 , 隱身在鐘面之後 , 銘記光陰刻度。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最好的表面處裡是「時間」



        最好的表面漆是「時間」。
               
        回顧我當學生時代 , 男生和尚頭、女生西瓜皮,那是一個許多事情是被約束禁止的年代。書包成了表現想法和創意的素材,弄舊是最受歡迎的方式,將書包邊緣的車缝線剪開,脫線後再拉出鬃毛般的鬚鬚。若買了一條新的牛仔褲 ,  一定會先在家用力的刷白刷舊後才會穿出去,有同學甚至用美工刀劃破幾刀 , 想方設法就是要「舊」。
     
        後來做牛仔褲的成衣商都很貼心,都會幫你刷白處理,現在走進賣場放眼望去,沒有一件是新的,應該說都是新的舊牛仔褲。日本更發展出一種「鬼洗」的牛仔褲,以純手工刷出大量製造時無法達到的特殊紋理,例如像曠野中細長的閃電紋,或是多層次雲紋等,鬼斧神工技藝,只有「鬼」才做的出來的境界。
        近年來,興起一種「養牛」文化,就是親自花兩年以上時間常穿著,將原色牛仔褲漸漸「養」出符合自己生活習慣的紋路,他們認為:「生活,才是牛仔褲最好的設計師」。從頭自己穿起,每條紋路都保留下自己每天生活痕跡,欣賞一條養出來的牛仔褲紋路,就能知道對方的生活習慣,甚至猜出工作背景。在大陸甚至舉辦「養牛」比賽(美式復古文化網路論壇「3302」,已舉辦五屆。),台灣也有人開始跟進舉辦養牛比賽。
                               
        知名日本服裝設計師山本耀司曾說:「要完成一件有舊衣質感的衣服要等十年 ,   我想開始設計『時間 』,  例如設計舊衣、舊物、舊家具.....    包含所有『時間』的舊物件。 」

       「時間」是上帝的魔法。 某個世代平庸的日常之物,僅因歲月的流逝,就能產生變化,成為一種奇妙的美感存在著。我將台灣老屋宇上拆下來的窗戶門扇留下來,留住表面舊漆,留住時間,原是平庸俗艷的顏色,層層疊疊的油漆,因著時間的淘洗後渙發出豐富的色澤,當我凝視那每一寸剝落脫損的舊漆時,就像在看一幅別出新裁的抽象畫,但我並沒有看到鬼,只看到上帝留下的指紋。